校企合作

【2022職教周】優秀校友回母校暢談 “工匠精神”

發布者:jd發布時間:2022-05-16浏覽次數:764

   武職網訊(通訊員 樊霞) 在這個生機勃發的五月,重新踏上淩家山下這片沃土,思緒萬千、感慨不已。看到校園的一草一木,依稀間恍如昨日。腦海中浮現了很多五年前的場景,那個時候我和隊友們代表學校從這裡出發,征戰金磚國家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湖北省智能制造大賽……”5月10日,淩峰樓C11報告廳内,傳來陣陣掌聲。

  

優秀校友龔玉作分享     

       這是機電工程學院2022年職教周活動的一幕。77779193永利機電工程學院2015級優秀校友龔玉重返母校,與機電學子分享成長心路,回顧當年求知求技的點點滴滴以及各級技能大賽參賽經曆,講述鑽研專業技術給自己帶來的改變,分享職業成長感悟與工作方法,鼓勵在場機電學子尊崇“工匠精神”,潛心練就精湛技藝。

勤學苦練,技能比武收獲多

     “八年前,滿懷憧憬來到學校。我也曾經迷茫彷徨過,大一生活其實和高中生活很像,滿滿的專業課程。加入CAD協會後,才慢慢明白‘專業’‘工具’‘技能’的内涵。那時,每周四周六會各抽出半天時間3D打印室集訓,學習UG。在室友出去打球、看電影的時候,獨自練習三維建模。2017年獲得了代表學校參加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首屆3D打印與智能制造技能大賽的機會。那年暑假,我們兩個集訓隊吃住都在3D打印室,沒日沒夜地磨練提高建模技能。看着自己的作品被打印出來,成就感爆棚功夫不負苦心人,兩個集訓隊分别獲得預賽二等獎、三等獎,最終赢得決賽三等獎。”

       “成績是其次,主要還是自己和團隊一起從這個過程中領悟到了很多,比如全新的學習方式,特别是如何自學一個陌生軟件、掌握新技能等,為今後的專業學習和職業成長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其實,任何技能和成果都離不開長期積累,都是孤獨的過程。隻有沉下心勤學苦練,才會有所收獲。”

        台上,龔玉傾情講述,娓娓道來。台下,機電學子們聽得專心,聽得認真。

志于成長,導師教誨受益多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不會忘記母校的栽培,不會忘記企業給我提供的發展平台。”龔玉說在校有老師幫助,工作後有師傅帶,讓我的很多習慣、認知得以改變。回顧求學經曆以及剛工作時的場景,是學校老師和企業師傅的教誨讓受益良多。

       “在校參加比賽,每當堅持不下去時,朱紅教授、劉凱老師、餘立華老師、謝丹老師、程宇翔老師一直在鼓勵我,是他們教會我改變和堅持,給我拼搏的勇氣和信心。畢業後,我加盟武漢中觀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在工程部擔任結構設計工程師。得益于在學校那段以提高建模速度為核心的集訓,在公司上手很快,效率也很高。當然,初涉職場的我,因為磨砺不夠,對職場的一些規則認知不足我的直系部門領導就成了我職業成長的啟蒙導師。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啟蒙導師耐心指導矯正習慣,教我很多新知,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

勇于拼搏,職業生涯經驗多

       龔玉結合親身經曆和體驗,列舉初入職場易犯的錯誤,分享心得體會。一是學會運用“四象限法則”進行工作分類,并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逐一落實完成。二是無論工作難易,都要學會獨立思考。要讓領導做“選擇題”而不是“判斷題”和“填空題”。三是團結協作。遇到難啃的骨頭,集思廣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工作中,一定要敢于拼搏分享這些成長體會,隻為與大家共勉。希望你們能從中汲取能量,逐夢成長。”龔玉如是說。  

精益求精,涵育“工匠精神“

     “工作的第二年是我成長最快的一年。起初我在工程部負責一款掃描儀的日常運維,幫助生産同事備貨,不斷改良産品,協助質量部同事出貨。後來,我主導完成了一款球形掃描儀外觀設計和結構設計,直到現在依然是公司主打銷售産品之一。那一年,我申請了10項專利。看到自己設計的産品被生産出來且登上宣傳冊,備受客戶追捧,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2019年到2020年,我共計獲得5次部門季度之星和公司優秀員工。“

      “成長的路有千萬條,其實關鍵處都相差無幾。大學畢業既是一段經曆的終點,又是新生活的起點。未來,無論選擇進入職場還是繼續深造,希望你們都能以最飽滿的熱情勇敢面對挑戰。希望你們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得住寂寞,靜下心來,精益求精,勇于創新,不斷淬煉,争做新時代大國工匠。”

       聽了優秀校友龔玉的精彩分享,在場師生報以熱烈的掌聲。機電學子們表示深受啟迪、備受鼓舞對“工匠精神”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正在備戰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工業設計賽項的機制19301班學生姜宗延說:“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将會向優秀校友看齊,虛心求教,潛心學習,苦練技能,經受國家級、省級技能大賽的考驗,成長為和龔玉一樣的‘青年工匠’,為學校争光,書寫新時代的青春華章。”


  (審核:萬涵宇  編輯:婁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