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職網訊(通訊員袁昌甯、樊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機電學院學生工作團隊以“雲辦公”、“雲排查”、“雲宣教”、“雲守護”、 “雲教輔”、“雲就業”、“雲活動”等雲端學生教育武職服務工作方式,用責任守護每一位學生的平安健康,用愛助力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長
“雲辦公”紮實推進疫情防控工作
“雲辦公”工作摘要
疫情發生後,學院及時響應,壓實責任,第一時間啟動學生工作線上雲辦公應急機制,及時通過騰訊會議、QQ群傳達學校各項防控要求及校領導講話精神,制定和發布了《機電工程學院學生疫情防控專項工作方案》,明确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工作線上雲辦公的要求、分工和責任,組建以學工幹部、輔導員、班主任、團學幹部骨幹為主力的疫情防控線上工作隊,并全天候保持連線。堅持定期發布《學生工作提要》,細化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年級、各專項事務的工作任務和要求,嚴守每日學生疫情統計“雲”報機制,研判和分析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及時做好答疑和積極引導,切實構築線上群防群治的安全防線,确保疫情防控有序、有效、有力開展。近日,學院聯合學校信息化辦公室,在學工團隊中開展了“今日校園”APP學生管理平台試用,力争在春季學期開學時正式全面上線啟用,積極推進學生工作信息化建設。
“雲排查”全面監測學生健康情況
“雲排查”-學生健康情況日報
為增強學生疫情信息收集管理的及時性,減少重複性填報工作量,防止各級彙總來帶的數據失真,學院因勢而新,應用網絡平台設計了三級疫情數據“雲”采集、排查方案,确保疫情防控24小時信息暢通,并進行比對排查,力争做到“雲排查”360度無死角。即在學生層面上,學生科、分團委直接面向2819名學生,在學生熱點問題信息及意見收集上采用學生使用微信和QQ填報在線雲問卷,後台自動生成大數據,供學院相關工作參考決策;在班級管理層面上,輔導員、班主任在全院79個班級中采用釘釘健康打卡+QQ群在線填報每日上午11:00前完成疫情收集和體溫上報工作;在學院管理層面上,學生科面向24名輔導員、班主任采用“雲文檔”彙總方式,每日12:00前自動彙總生成學院每日台賬,并及時上報學校。這些新方式方法的應用,受到了師生的廣泛好評,加快了學生管理服務中普及大數據采集和運用的進程。
“雲宣教”-主題班會開展
“雲宣教”堅定師生戰疫信心
學院堅持開展防疫知識普及,學生科在“雲共享”各種渠道收集到的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及政策傳達類文件共計30餘份,學院微信平台、各班級群及時傳播,讓師生能第一時間掌握疫情防控的各類知識和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發展變化,引導學生不信謠、不傳謠,增強廣大學生的思想認同、防護意識和必勝信心。積極組織了疫情相關的新冠肺炎防疫知識科普、告家長的一封信、推遲開學的相關說明、合理規劃宅家生活、線上學習準備及學風建設、開學第一課及收心教育、支持疫情防控高校儲備隔離點建設動員等為主題的8次線上班會活動,倡導學生抗疫、學習兩不誤。
開展模範引領教育,弘揚身邊的抗疫模範。機電學院參與一線志願服務的教師達30餘人,學生預備黨員4人,團學青年27人,他們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以“武職教師”、“武職學生”的身份,赢得了當地政府和社會的認可。學院學生黨支部、分團委采編和發布師生抗疫典型事迹新聞報道8篇、《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類推文13篇,這些正能量赢得了學院師生的掌聲,激發了更多的師生參與志願服務,樹立衆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雲守護”實施人文關懷與精準幫扶
針對疫情期間出現身體不适合和需要醫學觀察的學生,學生科進行了一對一的每日身體健康“雲跟蹤”,更加細緻的了解學生相關情況,及時做好與學生及學生家庭的連線,普及防疫知識及政策,輔之心理疏導,體現學院的關愛與溫暖。如針對重點關注的學生,學院即刻組建了有學生本人、輔導員、學生科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參與的微信群,采取全過程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雲守護”到該生明确自己已恢複正常。此外,老師們還通過排查,了解留漢和在崗學生的情況,與學生及企業保持密切聯系,減輕學生高強度、高壓力态勢下對學生帶來的心理問題,提供心理咨詢與就業幫扶渠道。
“雲教輔”夯實線上教學輔助及學風建設
“雲教輔”-學習情況反饋
線上開學前,學生科提前開展“雲調研”,以網上問卷調查的方式全覆蓋摸查了全院2018級、2019級學生線上學習的設備及準備情況,共收集到1483名同學的有效數據,以班級和專業為單位向各教研室提供了反饋,供授課教師做網絡教學平台和設備選用的參考,同時召開開學第一次線上班會,對線上學習的要求和注意事項做說明,為“雲課堂”提供後勤保障。
自線上正式開課以來,學院實施“雲考勤”,采取各班級班委填報、學習委員和輔導員班主任抽查的方式對學生的每次網課到課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每周彙總網課出勤情況和授課情況到學院辦公室。
深入學生線上課堂,開展正學風、樹典型的“雲學風”建設。開展輔導員與班主任深入學生線上學習考勤情況的自查自糾與學業困難幫扶計劃,積極挖掘學生網絡學習中的優秀事迹及學生典型的宣傳;對授課老師所反饋的部分學生在網課學習和課後作業中存在的學習态度懈怠的情況進行積極處理,通過提醒談話、跟蹤教育、觀察實效、與家長聯系溝通等方式,保障班級學習風氣。
“雲就業”強化線上就業服務與實習指導
“老師,我們頂崗實習怎麼辦?”“不要急,學院已經為大家調整為雲實習計劃。”學院及時調整并發布了《疫情期間頂崗實習工作調整計劃》,化解了學生在頂崗實習及成績認定等熱點上的問題,輔導員、班主任開展了解讀和規範要求;針對學生“老師,我們現在到不了崗,就業會不會黃了?”的問題,學院在線做好了對學生的安撫鼓勵和對企業的協調工作,确保在疫情結束前,無非在漢學生出現複工的情況。
“雲連線”為在崗學生做好護航。學院通過排查建立了留漢和在崗學生台賬,嚴格做好每日健康和雙測溫上報工作。對于少數因臨時封城滞留在企業的頂崗實習學生,分管領導及學生科主動與企業聯系,了解學生在企業的實際情況,并通過輔導員給予在特殊疫情防控型生産企業(如高德紅外)在崗工作的學生必要的關心與關注;對于在未停工的省重點産業企業中頂崗實習的學生,開展心理疏導,并與家長溝通,學校和家庭合力減輕學生高強度、高壓力态勢下工作的心理壓力(如京東方、華星光電)。
“雲招聘”積極拓展就業渠道,動員學生搶占線上求職先機。學院2020屆畢業生903人,寒假前已就業人數625人,就業率69.21%,低于去年同期,加之疫情後就業矛盾必然突出,數據有可能進一步下滑,學院及時聯系長期重點的合作的責任企業10餘家,集中制作和發布招聘信息微推,定向提供穩定優質的工作崗位,在就業指導課程和網上班會中加入疫情就業形勢分析,鼓勵畢業班學生積極參加“雲招聘”,提前鎖定優質機會和崗位;同時及時發布學校網上招聘活動和湖北省2020年“百校聯動”春季網絡招聘活動等網絡招聘信息,鼓勵未就業學生先通過網上平台落實好企業。
開啟就業“雲保障”,學院堅持線上定期召開畢業班就業工作會議,利用騰訊會議線上解讀就業态勢,梳理就業政策,宣講挖掘到的就業機遇,開展各班級當前的就業動态分析,共性問題的集體分析研判,讨論個性問題的跟蹤解決方案,全力保障“雲就業”
“雲活動”在實踐活動中立德樹人
春耕勞動實踐
學雷鋒活動
素質學分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學院更堅持線上育人活動不掉線,激發青年學生的使命當擔與奉獻精神,讓“立德樹人”在線上生根發芽。學院分團委結合疫情防控需要及時進行調整,以招生宣傳、抗疫志願者、讀書征文、典型事迹宣傳學習等活動豐富寒假社會實踐;嚴格落實并組織開展校團委印發的月度素質拓展活動指導卡,共計2000餘人次參與了“線上雷鋒活動月學習活動”、“團組織生活會”、“線上學習成果分享會”、“線上挑戰杯事項”、“團學骨幹培訓”等“雲活動”;開展“人人勞動”之春耕實踐活動,弘揚勞動精神,傳承農耕文化,踐行勞動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