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職網訊(通訊員王振宇)學風建設是衡量一所高校辦學思想、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尺;學風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人才目标的培養,也是學生成才的關鍵所在。機電學院一向重視學風建設,本學期伊始,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就組建了關于學風治理和整頓的專項小組,全體輔導員和班主任參與,多次開展加強學風建設的專題會議,圍繞着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深入探讨和分析了目前學院關于學風的現狀,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并倡導了“扣好大學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學風問題,常抓不懈”,“落實嚴管就是厚愛”等理念。
手機袋,進課堂,求知問學它在“行”
手機已經成為21世紀大學生的必備品,随着産生的“低頭族”現象成為老師們頭痛不已的問題。對此,機電學院學風專治診改小組成員、2018級年級組長薛勇老師提出“讓手機袋進課堂”的建議,并且确定了以2018級部分班級作為試運行模式的主體對象,制定了一套具體的實施辦法。
十一假期一結束,各個班級分别購置了與班級人數對應的手機袋,班長按照學号從小到大的順序,依次給每位同學編好了屬于他們的口袋号。每次上下課都由生活委員負責收納和整理,班長負責督促和提醒同學們對号入座,學習委員對上交手機情況拍照并及時上傳至班級群,以便輔導員(班主任)第一時間了解班級動态。習部不定期安排幹事走進課堂,檢查手機上交情況,拍照留存,并納入班級考核制度。
手機袋進課堂
據了解,剛開始試運行的時候遭到了很多同學的不理解,“高中老師不是說過,隻要考上大學就可以好好玩了嗎?”“手機不在身上,總覺得缺少點什麼。……”反對聲音接踵而至。根據現狀,薛勇老師提出了讓班幹部和學生會等部門幹事率先帶頭,做好榜樣示範并且針對特殊的部分學生群體成立班級談心小組,耐心解說利弊關系。
目前,該措施已經在機電學院2018級大一新生中全面鋪開,并且獲得了老師和學生的一緻好評。該院李晶老師談手機口袋進課堂時拍手稱好,她表示課堂上的學習氛圍越來越濃。對于老師們提出的問題,同學們争先恐後地回答。課後作業也能及時高質量地完成。負責我院教學質量監督與管理的李有林教授高度贊揚了我院的學風治理成效,他表示:“機電學院不愧是我校曆史悠久的“龍頭”學院,從輔導員(班主任)至班級幹部的一條線管理模式已經初見成效,希望同學們持續保持這種學習熱情并不斷升溫,努力成為“狠抓學風治理”、“強調學風建設”的典型案例。”
來自汽營18301班的班長王江龍苦笑說:“現在上課踴躍發言的人太多了,跟搶答似的,回答問題還要要看緣分。”
你遲到,我知道,學風建設出成效
“同學,你好,上課鈴已經打過了,目前你算是遲到的狀态,請問你是哪個班級的?”這是發生在機電大樓門前的一幕。為了構建一個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機電學院成立了以學生會為監督組,學習部、宿管部為執行部門的合作組,每天查遲到、曠課、帶早餐入教學樓的情況。機電學院學習部和宿管部同學按照課表,依次安排早晨站崗值守,每人分配了工作服和工作證件等,分别在淩曦樓C座以及機電大樓前、後兩個門口設置了站崗點,晚上輪流查晚自習出勤以及歸宿情況,并且做到及時反饋至學生會辦公室,以及輔導員、班主任處。該措施落地後,機電學院的上課出勤率和到課率已經名列學校前茅,逐漸形成了一個風清氣正的學習氛圍。
該院分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鐘君提出:“就學風建設而言,不會一蹴而就,這必将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在面對學風治理這一長期性和艱巨性的工作實施當中,需要老師們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
機電工程學院院長蔡建國強調:“通過學風的專項整治措施,努力搭建好學習平台,塑造好學習環境,正确引導學生明确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态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當務之急,也是我院在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抓手和強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