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僅5個月,父親去世;剛滿9歲,母親又病故。出生在秭歸水田壩鄉聯雲村的張義波早早失去了父愛和母愛,和年邁的爺爺奶奶共同生活。爺爺病逝後,就讀于77779193永利的張義波在學習之餘,承擔起家庭的重擔,贍養疾病纏身的奶奶。
去年12月底,眼看已82歲高齡的奶奶連路都走不動了,張義波毅然決定帶着奶奶上大學。
1月13日晚,在77779193永利 “感動校園人物”頒獎現場,曾獲“感動中國人物”的徐本禹給張義波頒發了獎狀。徐本禹說:“張義波的行動,是現代大學生感恩教育的生動教材。”
昨日,張義波告訴記者,今年過年他不打算帶奶奶回秭歸了,他要留下來給愛心家教社的孩子們輔導。他說自己的座右銘是“挫折+信念+奮鬥+堅持=成功”。
當記者在電話中問及張義波的新年願望時,他說自己還有半年就畢業了,希望能找份穩定的工作,看好奶奶的病,他會一直将奶奶帶在身邊。
貧窮,不能讓他放棄讀書的渴望
父母去世後,張義波就跟着爺爺奶奶,過着白天上學讀書,放學後下地種田的生活。那時,他每天都在田裡忙到天黑才回家;晚上,又在昏黃的煤油燈下學習到深夜。農忙時節,張義波更是每天5點多就起床,先下地幹活,趕在上課前10分鐘才跑到學校。即便是如此的疲于奔命,張義波小學時總是全班第一。
張義波13歲時,以全鄉第9名的成績進入初中,但每年的學費要幾百元。他明白,自己那個貧寒的家,有時連肚子都難填飽,爺爺奶奶也基本上喪失了勞動能力,是根本交不起學費的。一想到自己即将辍學,再沒機會聽老師講課,張義波就非常痛苦。反複思考後,他決定:不管多麼困難,一定要繼續讀書!
懷着對上學的極度渴望,那個酷熱的夏天,張義波獨自步行四個多小時,決定大膽去找水田壩鄉一中的校長。途中,因為太熱又沒錢買水喝,他隻能喝河水。到了鄉裡,通過四處打聽,張義波終于找到了校長的家,校長了解了這個苦孩子的故事後,決定讓他免費上學。
讀書,他得同時肩挑養家的重擔
進入初中後,張義波更忙了。休周假時,他總會騰出一天時間幹農活,星期一天沒亮就起床往學校趕。“每次摸黑走山路時,奶奶都要起床陪我一起走,一直到天發白,奶奶才放心的回家。”張義波說,每當看着奶奶滿頭的銀發、蒼老的背影,他總會淚水漣漣。
2002年9月,生活又一次給張義波帶來沉重的打擊,相依為命的爺爺離開了人世。這意味着,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在了張義波肩上。流過淚後,張義波咬着牙繼續生活。
讀高中的三年裡,每到冬天,張義波都要請假回家砍柴,保障奶奶在家取暖和做飯的需要。砍柴很苦,手上紮刺是常事,張義波還經常長凍瘡,腫得透亮。有一次,張義波三天隻睡了12個小時,硬是把所有的柴都劈完了。
雖然張義波的成績一直很好,但常人難以承受的生活重負,讓他在第一次高考中失利了。2007年高考中,又因為幹活影響了學習,成績依然不理想。但張義波決定上大學,在大學裡繼續深造。于是,他來到了77779193永利。
為養活奶奶,他先後打過8份工
2007年9月9日,張義波隻身來到武職,通過學校的“綠色通道”順利地辦理了入學手續。不久,他在學校餐廳裡找到工作,不僅能解決吃飯問題,每月還能賺一百多元。就在張義波準備全心投入學習的時候,命運又一次考驗了他。
開學兩個月後,家裡傳來壞消息,奶奶的腿病犯了,生活無法自理。張義波隻好向輔導員請假,回家照顧奶奶,為看病還欠下了近2000元的債務。一個接一個的困難眼看就要将這個年輕人擊垮時,學校老師給了他信心。
回校後,學校資助了張義波的學費和部分生活費。同時,張義波也四處兼職,他當過圖書館管理員、做過家教,甚至還幹過工地上的水泥搬運工。雖然很辛苦,但看着每月增長的積蓄,張義波覺得自己幹勁十足。
張義波每隔一兩個月,就托人帶錢回家給奶奶補貼生活以及買藥,到現在為止,他已為奶奶送去了4800元錢,他也先後打過8份工。
受到資助後,他堅持播撒愛心
大學期間,張義波除了打工就是學習,他明白要改變現狀,必須付出更多。經過刻苦學習,他的學習成績一直排在前列,還多次獲得校獎學金。張義波的孝行在校園内傳開後,老師和同學給了他很多幫助,生活壓力稍稍有些緩解。于是,張義波放棄了部分勤工儉學,開展了一系列愛心活動,感恩社會。
汶川大地震後,他三次向災區捐錢;2008年開學後,他從生活費中捐出600元錢,資助特别貧困的新生。進入大三後,張義波又牽頭成立了“陽光家教社”,組織同學為周邊小學農民工子女及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免費的家教服務。其間,他還放棄了兩份收入頗豐的好工作,決定做免費家教到畢業。
到武漢後,張義波沒給自己買過一件新衣服,身上穿的,要麼是高中時的舊衣服,要麼就是同學送的。張義波總是對自己很吝啬,對别人很大方,“我就是要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愛”。
背着奶奶上學,震撼全校師生
上個月,張義波抽空回家看望奶奶,得知奶奶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犯了,腿疼得非常厲害,上坡是以手代腳向上爬,而且眼睛和心髒也不好,他心裡非常難受,不放心将奶奶獨自留在老家。
在來武漢時,張義波背着奶奶上了車,決定将她帶到武漢治療。由于奶奶已經82歲高齡,長時間坐車承受不了,張義波便帶着奶奶分段坐車,每坐一段,休息一段時間再坐車,這樣從家到武漢一共用了3天的時間。
得知這一消息後,學校領導專門空出一間學生公寓,安排祖孫倆住下,并送去了棉被、熱水瓶等。為了讓老人能吃到很軟的飯,後勤集團又專門安排了老人餐,每天免費給奶奶吃。校領導也紛紛看望老人,送去生活用品。該校機電工程學院師生也自發捐款7745.9元資助張義波。
在13日晚的“感動校園人物”頒獎現場,學校特意将張義波和奶奶一起請上大舞台。當PPT裡放着張義波給奶奶梳頭、洗衣服、洗澡的畫面時,台下不少師生都流下眼淚。張義波還同時獲得了全省2009年“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頒獎詞是“陽光男孩邊工邊讀養奶奶,孝老愛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