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亮點工程]朱衛峰:喜歡琢磨機器的知識型技師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5-03-18浏覽次數:1984

 

 

   

    8年前,面對長動集團渦輪機廠的招聘介紹,還在77779193永利就讀的朱衛峰一下被吸引住了:16米長的數控龍門銑!自己在學校擺弄的可都是一兩米長的小機床啊。這絕對是一種刺激和挑戰。

    8年過去,朱衛峰操作的是全廠最為核心的一台260镗床,接下的是最複雜、最精細的活兒。同時他也從一個普通的操作員成長為優秀的機械技術操作工程師,不僅獲得過“武漢市技術能手”的稱号,還由于技術創新,連獲“長動科技成果二等獎”、“長動科技成果四等獎”。

    記得2004年,朱衛峰進入長動集團渦輪機廠工作時,最開始的工作是把一個平面銑平,月薪800元。但是,不管是什麼活兒,朱衛峰都認認真真做,而且勤快,不光看,勤動手,把書本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他将每一項生産任務當做提高操作技能的機會,刻苦鑽研,虛心好學。很快,他的工作效率、産品質量就在渦輪機廠嶄露頭角。

    兩年後,和日本一家企業合作生産的155MW超高壓汽輪機組讓朱衛峰碰到了硬骨頭。當時,他負責加工高壓外缸,需要加工出兩個直徑長達2.5米的半圓弧,十幾個槽必須一一對縫,加工難度和精度極高。開始的幾天,他反複加工,就是不能達到加工要求。

    朱衛峰仔細琢磨圖紙,充分運用所學數控編程和操作知識,通過“程序補償”并參考國内外的先進加工方法,最終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加工方案,保質保量地完成了生産任務。他因此獲得“長動科技成果二等獎”。

    而在加工一台出口水輪機組的核心部件——導葉上的軸孔時,由于軸孔間距離較大,現有的加工刀具會發生抖動,不僅刀具容易破損,也無法達到加工要求。

    朱衛峰通過仔細觀察和試驗發現,更換螺旋式的刀具會更有效率,但這樣的刀具當時在市場并無出售。朱衛峰決定自己動手,他通過上網和到圖書館查閱資料,用廠裡廢舊不用的老式刀具加工出了相應的刀具。

    這一改變使加工效率提高了4倍,降低刀片損耗40%,并在後續的水輪機組加工中得到廣泛使用,平均一年節省加工費用約30多萬元,由此他獲得“長動科技成果四等獎”。

    “不能師傅教你什麼,你就做什麼。”這是朱衛峰的口頭禅。在實際工作中,他總是比别人更喜歡琢磨問題。

    在汽輪機轉子加工中,由于機床刀具在高速旋轉中會産生高溫,加之冷卻不均勻,刀具損耗嚴重。不僅損耗嚴重,并且冷卻方法也是完全手動,非常原始。他琢磨出将冷卻液加入壓縮空氣,形成噴霧,冷卻快而均勻,用舊礦泉水瓶做出了一套簡易耐用的噴霧式冷卻裝置,提高了刀具壽命和加工效率。後來,這一簡單而實用的做法推廣到其他機台使用,為廠裡節省了數十萬元的輔助設備費用。

    作為水力和火力發電設備的生産商,廠裡加工的産品價格昂貴,動辄幾十萬元一套。一線的操作員不僅要懂操作,還有懂為什麼這麼操作,精确度要求到“絲”(1/10毫米)。即使是采用數控機床,仍然要求操作工人認真負責,善于研究。如果操作不慎,造成産品報廢,損失就非同小可。

    近年來,廠長陶躍平從沒有接到朱衛峰的不合格單,他感歎:“如果所有的員工都像朱衛峰這樣,誰當領導都省心。”

    據長動集團介紹,朱衛峰所在的渦輪廠即将面臨搬遷改造,今後90%以上用的都是數控機床,因此亟須培養大批數控人才。業務能力拔尖的朱衛峰肩負起重任,帶了二十幾個學徒。

    為了方便學徒們的學習,使他們盡快熟悉數控機床的操作,朱衛峰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為學徒們編寫了厚厚的兩大本實習手冊,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技術都進行了詳細介紹。

    在擔任所在機台的班長以後,朱衛峰帶領着班裡的職工不斷改進加工工藝、積累加工技巧,将數控機床的優勢發揮到極緻。有了朱衛峰的言傳身教、每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都被激發了出來:16名班組成員中已經擁有1名高級操作工程師、3名中級操作工程師和兩名技師。今年5月,朱衛峰帶領的班組剛剛獲得武漢市工人先鋒号榮譽稱号。

    至今,朱衛峰的同學基本上都轉行了,但是朱衛峰還在數控機床操作的一線堅持,不斷前行,不斷創新。